清风固原
固原:筑牢作风建设堤坝 常态长效纠治“四风”
固原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,以踏石留印、抓铁有痕、久久为功、善作善成的韧劲和干劲,持续加强作风建设,锲而不舍纠“四风”树新风,持续充盈求真务实、清正廉洁的新风正气。
及早提醒,事先打好“预防针”。始终坚持抓早抓小,持续提升常态长效纠治“四风”的政治自觉与行动自觉,在元旦、春节、五一、端午等重要节点,市、县(区)纪委监委提前下发通知、编发提醒短信,督促各级党组织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,对“四风”问题早发现、早处理。紧盯关键岗位、重要领域,督促各级“一把手”和班子成员发挥“头雁效应”,坚持以上率下,带头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,带头申报党员干部操办婚丧嫁娶事宜,带头反对大操大办、铺张浪费,带头厉行节约、移风易俗。深化开展述责述廉工作,把各级“一把手”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情况纳入述责述廉内容,组织开展了2022年度五县(区)党委、市直各部门(单位)党组(党委)“一把手”向市委常委会述责述廉工作,对7名“一把手”进行评议反馈问题、督促限期整改。
压实责任,督促管好“责任田”。扎实开展全市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专项整治,坚持严字当头、一严到底,对空喊口号、弄虚作假、照抄照搬、不负责、不担当、不作为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精准画像、立整立改。五县(区)、市直各部门(单位)按照专项整治部署要求,梳理全市存在的普遍性、突出性问题25个,制定印发了《关于在全市开展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专项整治突出问题整改方案》,细化整改措施48条,帮助党员干部纠正了一些长期存在的不负责、不担当、不作为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。统筹抓落实与减负担的关系,督促全市各级党组织严格落实自治区《进一步精文减会的若干措施》,严格实行精文减会年度计划和审批报备制度,严控文件数量、提高发文质量,坚持开短会、开管用的会,全力精简文件会议,切实为基层“减负”、给干部“松绑”。
深化监督,坚持当好“护林员”。在“1+5+N”联动督查的基础上,制定《固原市纪委监委2023年政治监督要点》《固原市纪委监委2023年监督工作方案》,探索建立了“1+3”统筹、“4+N”联动监督机制,联合财政、审计、市场监管等职能部门开展作风建设督查12轮次,督促整改问题126个,约谈提醒党员干部52人次。同时,充分发挥派驻(出)机构、乡镇纪委的“探照灯”作用,对驻在部门(单位)、乡镇纠治“四风”情况经常性开展监督检查,织密织牢“四风”防护网。
从严查处,始终高悬“问责剑”。持续强化作风建设的刚性约束,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的党员干部严肃追责问责,确保违反改进作风的“踩红线”“闯雷区”行为得到应有的惩处,对党的十九大以来不收手、不收敛的党员干部指名道姓通报曝光。统筹用好“四项监督”,进一步畅通信访举报渠道,及时受理和处置“四风”投诉举报和问题线索,持续加强与职能部门沟通对接,建立健全会商研判、线索移送、联合督办的长效机制,推动形成齐抓共管、合力攻坚的工作格局。今年以来,全市共查处“四风”问题41起57人,通报典型案例19起36人。对“四风”问题频发的单位,通过制发工作提示、纪检监察建议等形式,督促案发单位及时开展以案促改,真正做到“处理一案、警示一片、治理一域”。
加强教育,把准把牢“风向标”。以教育引廉、阵地促廉、文化润廉“三廉”工程为抓手,以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为轴心打造“红色+”廉洁文化教育点,将全市17家党史宣传教育基地和4家廉政警示教育基地串点成线,吸引周边党员干部、群众累计超过186万人次前来参观、接受红廉教育。持续开展廉政警示教育,以“廉政警示教育月”为契机,以“4+8”系列活动为载体,组织召开警示教育大会150余场次,播放警示教育片350多场次,2万余名党员干部接受警示教育。编印《忏悔警示录》,坚持以案说法、以案为鉴,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学习剖析,不断增强警示教育的深度和广度,让广大党员干部在知敬畏、存戒惧中增强防线、守住底线。(固原市纪委监委)